招标问答
信用修复的具体应用场景
发布时间:2024-10-22
访问量:173
来源:中国招标投标信用信息网
企业信用修复:企业如果因违法失信行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行政处罚信息,可以通过信用修复机制来消除不良记录,重塑良好信用。例如,截至2023年底,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修复行政处罚信息85万条,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496万条。
个人信用修复:个人如果认为征信机构采集、保存、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或遗漏,可以通过异议处理机制进行更正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征信信息的错误更正与失信后的信用修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征信信息的更正主要是“改正错误”的纠错机制,而信用修复则是失信后为重塑信用而进行的修复。
上一篇:信用修复是什么
下一篇:信用修复的法律依据和政策背景
热点信息
-
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。投诉应当有明确的请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。对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、开标及评标结果有异议的,应当先向招标人提出异议,异议答复期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。
-
行政监督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投诉,并自受理投诉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,对投诉事项做出处理决定,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投诉人、被投诉人和其他与投诉处理结果有关的当事人。需要检验、检测、鉴定、专家评审的,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。